创新设计 以人为本——“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奖市政公用表扬奖”获奖展示(五)

“地铁沿线道路改造及环境整治项目(人民路)健康路~解放东路”荣获2020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市政公用项目三等奖。

1

人民路位于无锡主城区核心商务区内,为中心主城区内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道路西起健康路,东至解放东路,全长约1.24km

本段人民路为地铁2号线伴行段,主要涉及三阳广场站、东林广场站和三东区间,其中三阳广场站为地铁1号线和地铁2号线的换乘站。人民路两侧主要以商业用地为主,并有少量商办混合、居住商业混合用地等。人民路沿途相交的主要道路共有8条,分别为起点处健康路、石皮路、沈果巷、中山路、兴宁路、文渊街、新生路及终点处解放东路。

 3

人民路改造与轨道建设紧密结合:中山路两侧主要以商业用地为主,车流量大,行人多, 路面及沿线环境状况较差。地铁站点范围内的道路已进行了改造恢复,区间段由于相邻车站施工进行交通疏解,对道路造成了局部损坏, 全线表观新旧不一。工程铺装样式结合了站点范围的设计风格,因地制宜,全线道路焕然一新,交通组织井然有序。

地上地下慢行系统的衔接:沿中山路、人民路形成“十字”型地下商业工程总体格局,与崇安寺步行街、崇安二期及三期一起形成区域地下街循环系统。结合人民路2号线区间配套工程的建设,在人民路地下一层为行人提供了大范围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发达完善的地下步行系统。通过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良好衔接,建立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公交站点及轨道交通站点的直达步行系统。区域步行系统将地下、地面的人流进行合理组织,通过地下空间的全方位沟通功能,使行人能够便捷的到达目的地,满足了各类出行人群的需求。

2

引导人流,需对地铁车站进行站外导向路引设计:站外导向路引设计主要包含进站导向标识及地铁周边交通接驳设施导向标识。经过了解、分析,并结合地块规划,设计将站外导向路引设置在邻近车站的道路交叉口、重要地块开口、公共汽车站、出租车停靠站、主要公共设施等处。设置范围为车站外500m范围区域。

因地制宜,创新采用环形电力井解决管线与地铁结构的冲突:三阳广场站是中国最大的一次性建设完成的地铁车站,与人民路交叉口由于车站设计为穹顶式,车站覆土仅有70cm,而该交叉口有大量管线需交叉,包括电力、信息、燃气、热力等。通过改变传统的管线设计思路,将各管道沿着穹顶方向进行环形沟通,对电力井进行改造,且结合上翻梁位置,布设管线平面位置,并对各交叉管线节点标高进行平衡。
  采用雨水箱涵代替雨水管,节省地下空间:路雨水管道承担着整个中心城区大部分雨水排放,若采用管道式排放,则需要DN2400以上的管线,占用极大的地下空间。在设计时创新采用地下箱涵形式代替雨水管道,解决了三东区间内管线迁改的覆土问题。

4

该项目的改造,提升了中心城区的整体品质,美化了城市形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沿线商业贸易、企业发展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