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政院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多年来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公司的转型升级增添动力。截止到2016年年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3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125项,软件著作权14项。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

市政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结合国家战略,市政院先后成立了综合管廊工程中心、海绵城市研究中心、综合交通咨询研究中心和BIM研究中心。承接了宁夏宁东、安徽淮南、阜南、响水管廊工程设计项目,由无锡市建设局委托的《无锡市海绵城市建设指南》正在编制中,智慧市政、智慧交通、采用仿真技术进行模拟与预测交通分析在项目中得到运用,和上海现代信息中心联合进行的BIM培训已进入第二阶段,即:具体项目的试设计阶段。

市政院专注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队伍。2016年,市政院继续全面鼓励各类注册师考试,新增各类注册人员5人次;新增初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6人、高级职称13人、研究级员高工1人;获得省优秀勘察设计工程师3人,获得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13人。

市政院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东南大学合建成立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智能交通创新与研发联合平台”。与江南大学合作的产学研课题《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正在顺利开展之中。与以色列EMEFCY公司合作《超低能耗MABR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在无锡梅村污水处理厂顺利安装运行、并申报成为无锡市科技局2016年度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此外,市政院作为主要单位还参加了建设部立项、省建设厅牵头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政策研究》课题;作为第一主编单位参加市建设局立项、市勘察设计协会牵头的《无锡市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研究及“十三五“规划》课题。

2016年是市政院科技创新的丰收之年。公司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证书,取得了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资质证书,获得省级优秀设计奖4项,市级优秀设计10项,获得省级优秀咨询2项,获省建筑与环境紫金创意大赛职业组一等奖(江苏省紫金铜奖)1项,获得省BIM设计作品大赛最佳基础设施奖1项。共有13篇论文在国家或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3篇论文分别获得了无锡市优秀奖。全年内部共申请研发项目立项备案19项,结题5项。外部立项研发项目2项均通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