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惰怠和自我思考
惰怠,原本没有这样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未见收录,但今日有幸读了华为任正非谈腐败的文章,茅塞顿开。惰:一种安于现状,不想改变生活或工作习惯的倾向(多指消极落后的)怠:懒惰、松懈、懒散。从字面释义懒惰懈怠用于描述腐败现象十分精辟。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一旦资产多了,来钱容易人就会暴露其劣根性:小富即安,不劳而获。
通过这次的学习,回想起市政院从当年一个事业单位改制为民营企业又在2015年回归国有控股企业,不同阶段,不同问题上的处理方式方法,思维模式都在改变。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普通员工,在市政院发展中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正是这些用一己之力坚守的岗位,才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将近300人的中型综合性设计院。
对我而言自身岗位既是生存的前提条件,又是我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看待,严谨认真地完成,还是把工作视作烦恼和累赘,糊弄了事,由一个人的观念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提到恪守岗位,敬业奉献。敬业,是工作的一种态度,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如果大家都能恪守岗位,尽职尽责,惰怠的工作之风,何从刮起?
要认真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不断增强修养,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常修“七慎”之德: 一是慎始,谨防第一次;二是慎微,谨防积小成大;三是慎好,谨防嗜好误前程;四是慎欲,谨防纵欲无度;五是慎权,谨防权力滥用;六是慎独,谨防自我放纵;七是慎终,谨防晚节不保。常练“四自”之道:一是“自重”;二是“自省”;三是“自警”;四是“自励”。
结合公司发展现状和自身岗位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我们处在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市场,人力资源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实事求是的评价他的贡献,让他们有使命感归属感?值得我们从长计议,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时制定积极的具有导向性政策。不仅仅满足普通员工的基本报酬,更是强调要按贡献拿奖金。各部门管理团队应实事求是、非僵化的执行、落实和操作,并对执行结果承担责任。同时通过这样的过程,不断优化我们的政策。而不是迁就资历,有些岗位没有贡献,员工的报酬不能随工龄而上升。每年年度考核后,不单单是用来评定年度优秀员工的依据,也可用来作为核定第二年员工薪酬的评估,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防止员工产生惰怠思想。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要学会辨别什么是惰怠,并能大胆及时反应给相关领导,有效把惰性抑制在萌芽状态。事实上每个单位里总有一些不愿意奋斗的员工,他的惰性很强,还常常会影响到周围的同事,负面危害不易估量。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坚决抵制真正的无作为人。
要纠正人力资源政策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有些人投机,有带薪假不用,利用公司的人性化每月请事假。今后我们要坚持考勤不开后门,一视同仁的做好记录工作。严格执行公司制度,除了婚假、丧假等休假外,一律先用带薪假,再用事假。建议今后节假日加班,可以一天按三天计算带薪假。如果有正确的考勤,今后员工有足够的假来换休,让辛勤工作的员工可以尽情享受一段悠闲假期。
有些员工不服从组织安排,有些艰苦的地方不去。我们除了关心外派项目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还要考量如何平衡完善待遇问题。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制度总是在不断改进中得到完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要敢于在待遇上拉开差距,让优秀员工多拿钱。
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光由职务决定报名名单,还要考核以往培训反馈结果,让学习资源使用到实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渴望学习,善于思考,而不是宁可在单位多画几张图,提高收入来得实惠。孔子《论语》劝学篇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如果仅仅是机械地、生硬地去记忆和画图,而不去思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则会变得迷茫。
任何的思想惰怠,要及时抛弃。面对变化和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要勤于思考、乐于沟通和积极应对,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从而获得个人和公司的长足发展。
(综合管理部 杨晓华)